2014年,在俄羅斯生活工作十多年后回國的姜震,第一次喝咖啡便身體不適。
對此,他做了一番調研。結果發現,國內的咖啡市場十分混亂?!昂芏嗌虡I咖啡店不在乎豆子來源和品質,他們賣的是環境。用三年前的陳豆,做出來的咖啡不僅咖啡因含量高,讓人產生心悸。而且口味有一種腐壞的味道?!?/span>
于是,姜震決定自己開一家咖啡館,取名高海拔咖啡,坐落在老北京城東四的胡同里。
Bill(張耿飚)是個地道的香港人,曾經在香港瑞士銀行做交易系統開發。來到了北京后,住進了東四十條的胡同里。
他喜歡喝咖啡,不久便將東四附近的咖啡嘗了個遍,直到他走進高海拔咖啡。這里的新鮮咖啡有一種特有的酸香,和奶糖融合在一起,瞬間擴散到了Bill舌尖的每一個細胞。從此,他成為了高海拔咖啡的???,兩個人也順理成章的成了朋友。
這期間Bill看到了姜震的匠人之心,決定幫他開展新的商業模式。
此時,高海拔咖啡已經籠絡了如Bill一樣,對咖啡有一番研究的另一合作伙伴Michael。三個人在2015年年底的一個周末,坐下來討論決定,要做辦公室咖啡解決方案。
該解決方案的主要客戶,是有咖啡飲用需求的B端企業員工。不同于線下咖啡廳,他們決定往合作企業辦公室放置咖啡機,團隊負責配送原料,讓員工不出公司品也可嘗到新鮮咖啡。
而市面上的咖啡,都是由多種咖啡豆混合磨制而成。高海拔咖啡本身沒有單獨進口豆子的能力,所以委托大型集團(如中糧集團等)代為采購。
根據不同的企業飲用量,高海拔制定了不同的咖啡豆供給策略?!耙话Х榷棺銐?0人喝一天,平均一杯用量12g。 一般25人左右的企業我們會一周配送一次,飲用量大的可以一周配送兩三次?!?/span>
每次配送,高海拔的員工都會標注剩余豆子及新鮮豆子數量?!拔覀儠咽S喽棺尤』亻T店,在豆子新鮮期內將他們做成咖啡,供給給堂食的顧客?!币源吮WC企業每天飲用的咖啡,都是來自于新鮮的咖啡豆。
咖啡機方面,姜震找到了美宜濃牌咖啡機的生產廠商。機器提供三種產品供客戶選擇:卡布奇諾、美式咖啡、拿鐵??蛻糁恍枰粢幌驴Х葯C上的按鍵,就可以由咖啡機完成打磨、沖泡、調制等步驟。高海拔咖啡在配送咖啡豆的同時,還會提供設備的保養和清洗?!?/span>
相比較一杯動輒30元以上的外賣產品,員工在公司便可以嘗到新鮮的咖啡。而員工每一杯的價格在3.5元~6元之間,遠低于星巴克的價格。
截至目前,高海拔咖啡已經與42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,每天可以為他們提供約1000杯的咖啡飲用量,月營業額約18萬元。
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,創業家系授權發布,略經編輯修改,版權歸作者所有,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。